竞业限制调查公司-公司如何处理好竞业限制纠纷?
竞业限制本是企业保护商业机密的重要手段,但现实中,因为很多企业滥用竞业协议,导致很多人对竞业协议有不同的看法甚至消极的对待。
随着竞业限制纠纷的越来越多与常态化,企业在保护商业机密与平衡员工权益之前面临着较大的挑战。
那么,从企业的角度出发,如何做好竞业限制纠纷的管理,既能够维护公司权益,不给公司品牌产生负面价值,同时又能约束离职员工,给予
相关员工相当的震慑呢。
一、确保竞业协议有效
很多企业因为人力资源部或法务部门的工作疏忽,导致员工没有签竞业协议或签署的竞业协议是无效的。根据以往的经历,约有30%的企业发现
员工离职以后入职以竞争对手公司,准备追责时,发现员工其实根本就没有签署竞业协议。这时,人力与法务就会相互甩锅,最后老板肯定会忍
不住一顿输出。另外,有40%的企业签了竞业协议,但竞业协议因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,最终是无效的。常见无效的原因有协议本身设计有缺陷,
如没有明确相当的补偿,没有约定竞业限制的范围等。竞业协议执行问题,如没有按时支付竞业补偿金,有签协议但没有启动等。因此,要站在
企业角度上处理好竞业限制纠纷,首要的第一步,是要规范好企业内部的相关制度,设计好规范的竞业协议,以及内部分好工,严格执行竞业限
制协议的相关条款。只有把这一步做好的,确保竞业协议本身是好效的,才有可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。
二、发生纠纷,先礼后兵
若发现员工已经违反竞业限制协议时 ,先不要着急下结论或联系他对峙。先沉住起,公司内部成立纠纷处理小组。安排小组成员或借用外部力量进行
一轮排查。因为企业发现或怀疑员工违反竞业时,往往是道听途说的消息。当然,消息不一定是假的,也不一定是真的。要亲眼所见,才更真实。因
此,排查是必须的。在排查完以后,确认员工已经违反竞业限制后,应该再沉着的固定相关证据。在固定证据时千万不能着急,同时一定要遵守法律
法规,不能突破红线。
再将相关证据固定以后,纠纷处理小组内部决定处理方法或请示领导(老板)决定想要达到的效果。
这时,可以先礼后兵。主动联系违反竞业协议的员工,或者发封律师函给他,请他立即停止竞业侵权行为。员工在收到函件以后,看员工的态度,如果
员工主动承认,则双方可以协商解决纠纷。例如,让他从竞争对手公司离职、将每月的补偿金返还、适应的给公司一些赔偿等。协商是最好的解决方式
之一,毕竟打起官司来费人费事还费钱, 最主要还是这类案件需要一个很长的周期,从仲裁到二审,短则半年,长则两三年。同时,过渡的诉讼对于企
业品牌也是一种伤害。
面对事实,员工不承认或者不愿意协商解决的。这时,企业不应该手软。应该拿起法律武器,维护自己的权益。直接将员工起诉,经过仲裁与法院的流
程,最终让员工为他违反竞业协议与诚信的行为付出代价。同时,将该事件做为企业典型事例 ,让在职与离职员工知道公司的底线与原则。
总之,企业在处理竞业限制纠纷时,首先需要确保公司内部的制度与协议本身是有效的。在发现员工违反竞业协议,固定好证据以后就先礼后兵的原则,
同时在维护好公司权益、公司品牌与追责员工双向平衡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你可能还感兴趣的话题:
竞业限制调查公司推荐。 拼多多竞业限制哪些公司? 宁德时代竞业限制的主要原因 京东竞业限制名单,收藏!!